前言:穿着西装去上班,结果只是穿梭在工地当中
前阵子在一个技术交流的群中看到有人在吐糟:“入职的时候我的岗位是Java后端程序员,结果三个月过去了,Vue前端、React组件、Go后端、Flutter App、C#桌面端我全干了,现在还在摸索怎么对接MQTT协议….”
这番牢骚让我有点绷不住笑出声来——不是因为夸张,而是太真实了。作为一个干了十几年开发的“野生程序员”,我想说:这就是我的日常啊!!
一开始信心满满地进入公司,想继续提升java能力,安安稳稳的做个java程序员,结果项目一上马,各种问题就出来了,各种涉及到的技术也全部砸了过来。左边组缺前端,需要支持一下Vue;右边客户需要一个简单的APP,需要你出手Flutter;刚熟悉后端框架,Go又需要上场了;突然又来个需求,“你以前接触过React?那你上吧。”
这不是“全栈工程师”,这事“技术杂耍演员”!

一、“万金油”开发者的甜与苦
1. 甜头:你的技术图谱比别人立体
看来虽然很混乱,但是换个角度想,这种“杂而全”的经历,也算是一种幸运。
- 你会写Java,能搞业务逻辑和数据库;
- 你用Vue和React撸前端,界面交互不求人;
- 你拿Go写接口,明白高并发的坑;
- 你搞过Flutter,前端跨平台也不怵;
- 你写过C#桌面,系统对接你也能上。
这些能力如果单独来看,可能都是“只懂一点”。但是组合在一起,你在很多场景下,就成了不可替代的“复合型人才”。现在的项目越来越追求“一人多能”,你正好可以匹配上。
现在很多的初创公司、小团队、或者外包类型项目里你都能串起来,一人顶上半个小组。
2.苦处:“啥都干,但好像啥都不精”
每样技术都浅尝辄止,真正能称之为“擅长”的东西少。
比如:
- 面试Go岗位,对方一问:你Go写过哪些高并发框架?你答不上来;
- 想靠React找前端工作,但组件写得少,没法深聊性能优化;
- 看了Flutter官方文档,写了俩页面,真实项目一多就乱了套…
技术成长的核心,其实在于深入某个领域,把底层吃透,打磨项目经验。而我们这类“被动全栈”开发者,往往都是被项目追着走,在“赶项目、补漏洞、换技术”中反复切换,缺少沉淀。
二、技术杂而不乱:从“被动混搭”到“主动组合”
说了这么多,与其抱怨无可奈何,不如花点时间试着把这“混乱”整理出一条线路。
1. 找到你的“技术锚点”
先将自己的技术使用经历整理一下,思考一个问题:
在你所会的技术里,哪个技术让你最舒服、最愿意继续深入?
比如我自己:
- Java是我写的最久,基础也最扎实;
- Go是我喜欢的语言,简单高效,有兴趣长期钻研;
- Vue和React都接触过,但我更喜欢React的组合式思路,比较偏向于后端思维。
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个“技术锚点”策略:
以 Go 为后端主力,React 为前端主攻,Java 和 Vue 作为备选,Flutter/C# 视项目需要补位。
这样就可以“围绕主力技术做出选择”,不再需要“什么都做”。
2. 项目引导式精进
不要追求“从零系统学习”,你根本没时间。
用项目来带动学习才是王道。比如我前段时间做了个内容管理后台:
- 后端用 Go + Gorm + Gen + Gin;
- 前端用 Ant Design Pro(React);
- 数据缓存用 Redis,权限设计模仿 RBAC。
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,我系统补了一轮 Go 的语法陷阱、Gorm 的连表查询、React 的状态管理和权限控制,还写了几篇博客输出。比起天天看书看教程强太多。
3. 技术混搭的创造性组合
很多看似杂乱的技能,其实可以创造出新的“组合方式”
比如:
技术组合 | 潜力岗位 |
---|---|
Java + Go + Vue | SaaS后台系统开发 |
Flutter + C# + 数据通信 | 跨平台设备控制系统 |
React + Go + n8n | 自动化系统集成/数据可视化 |
Vue + Java + OBS插件 | 视频工具开发/辅助软件开发 |
你需要思考的是:有没有什么细分场景,能够正好匹配上你的技能组合?
三、一个“全栈开发者”的生存方法

1. 时间安排:20%搞主线,80%做项目
把每周至少20%的时间用在“核心技术”的提高上,比如:算法、看源码、造轮子。
剩下的80%时间就是项目时间,在项目期间,尽量要与核心方向相关联。
2.简历重构:以技能为主线来写
不要在以“公司”、“项目”的时间线来写简历了,那样会凸显出一种杂而不精,很杂乱的感觉。
但是如果以技能为主线来重组,比如:
- 核心技能:Go、React、Gorm、Gin、Ant Design Pro
- 项目经历:
- 基于 Go + React 开发 CMS 系统(权限系统、数据列表、自定义组件)
- 使用 Flutter 开发企业展示 App(多语言支持、远程配置)
这样能够让面试官一看明白你所擅长的是什么。
3.继续扩大技术圈
虽然我们说不能杂而不精,确定了主线,但是也不要拒绝新技术的学习。我没事就会尝试一些新框架、搭建一个小工具、造个重复的轮子等。你永远都不知道这些小东西什么时候能变成救命稻草。
结束:不断成长,砥砺前行
现在的技术圈,变化太快了。尤其是AI的出现,让技术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,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复杂。
你今天以为“C#没人要了”,明天就有人招WPF做工业系统;
你觉得“Go还不成熟”,下个月就进了一个基于Gin的百人项目;
你还在犹豫学不学Flutter,人家用它上线了三个App。
不要被这些“变化”打乱节奏。编程语言知识工具,你的技术主线+项目积累,才是你的护身符。
如果你也是像我这样“全场支援”的开发者,不妨把每一次“技术乱入”当作积木,一块一块地搭出属于你的技能图谱。别人走直线,你可以走“跳格子”的曲线,但只要方向对,你终会抵达自己的坐标。